国家医学考试网  国家医学考试网-国家医师资格、执业药师、卫生资格考试辅导!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实践技能 > 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» 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点:牙髓活力测试的具体操作
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点:牙髓活力测试的具体操作
来源:国家医学考试网  点击:7  日期:2018-05-01 

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点:牙髓活力测试的具体操作

根据牙髓对温度或电流的不同反应来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有病,病变的发展阶段,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。

(1)正常情况下,牙髓对20℃~50℃之间的温度刺激一般无明显反应。

温度测验:可用冷试法(低于10℃)或热试法

(高于60℃)。冷试法可用冷水、冰棒、氯乙烷等,热试法可用烤热的牙胶或金属器械置于牙面中上1/3以观察其反应。

测试反应:

①正常: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;

②敏感: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痛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(可复性、急性牙髓炎)

③迟钝:迟缓性痛,刺激去除后过一会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,并持续一段时间。慢性牙髓炎、部分牙髓坏死

④无反应:被测试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。死髓牙、牙髓治疗过

1.牙周探诊:目的是了解牙周袋的范围、深度和附着水平,以及探测龈下牙石的量及分布。检查时应注意支点稳定,探针尽可能靠牙面,与牙长轴方向一致,力量轻微(20~25g的探诊压力),以提拉方式移动探针。

2.牙周袋测量:通常分别在牙的颊(唇)、舌

(腭)侧之远中、中央、近中三点作测量记录,检查龈缘到袋底的深度。每个牙要记录6个位点。附着丧失的测量应在牙周袋深度测量后进行。附着水平=牙周袋深度-龈缘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。

转自医学教育网






    tags: 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点:牙髓活力测试的具体操作


豫ICP备140156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