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医学考试网  国家医学考试网-国家医师资格、执业药师、卫生资格考试辅导!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执业医师 > 临床执业医师 >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» 中医基础理论中辨证论治是指什么
中医基础理论中辨证论治是指什么
来源:国家医学考试网  点击:5  日期:2017-10-24 

中医基础理论中辨证论治是指什么

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。中医在辨病论治、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,最重视辨证论治,而且对辨证论治用得最多。因此,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。

所谓证,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,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。它包括病的原因、病的部位、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,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,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。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,比病更具体,更贴切,更具有可操作性。

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:所谓辨证,就是将四诊(望、闻、部、切)所收集资料、症状和体征,通过分析和、综合,辨清疾病的原因、性质、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,概括、判断为某种证。论治,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,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。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,论治是辨证的目的,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,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正确。辨证和论治,是诊疗疾病的过程中,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。

在同一种疾病当中,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,病理变化不同,即证不相同,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,治法也就不同,称为“同病异治”。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,证相同治疗也就相同,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情况,这称为“异病同治”。






    tags: 中医基础理论中辨证论治是指什么


豫ICP备14015699号